2007年2月28日 星期三

亞斯柏格症

亞斯柏格症者是一群擁有一般智能,卻在社交能力與行為的常同性上有不同程度的障礙的朋友,目前臨床上診斷的爭議不少,主要是與高功能自閉症者的區別不大。由於他們口語溝通能力無礙,成長過程的特殊需求,長期受到臨床與教育界忽視。麻煩的是,當我們越來越有能力鑑別出他們後,如何教導他們的理念與方法卻才開始摸索。


一位國小五年級男童,因人際關係不佳,由母親帶至新竹醫院精神科就診,男童母親表示,男童相當堅持自已的原則,例如有人不小心碰到他,已向其道歉,他還是會立即回打回去,情緒反彈大。此外,好惡分明,他討厭胖子,對於他不喜歡的人常會嗤之以鼻,且明顯表現出來他的厭惡,故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家長對他的行為極度困擾,因此尋求醫療協助。


陳麗卿醫師表示,上述案例為「亞斯柏格症」,此症主要症狀為情緒控制很不好、人際互動容易有衝突。此症臨床上有三大特徵:一、語言功能正常,但言談冗長、音調缺乏變化,而且內容偏好他自己所關注焦點;二、人際、社會互動障礙,因此而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三、偏執、強烈的個人興趣,對他所感興趣之事物,會極度專注、投入大量精力。


亞斯柏格症一向被列為高功能自閉症(High function Autism簡稱HFA)之一種變異型,但近年之研究試著再去區分二者之差別,根據研究,亞斯柏格症之語文智商較高,平均98,高功能自閉症之語文智商平均77。亞斯柏格症之語言發展未有遲緩,也較有能力及興趣去參與社會互動,但是多半有動作笨拙的問題。


亞斯柏格症盛行率約千分之3.6,是自閉症的5倍,男生較女生多,約2.31。因發展上似乎正常,常較晚才被診斷,大約有一半從未被診斷出來。


陳麗卿醫師表示,亞斯柏格症在治療上並無根治的方法,教導個案、促進個案學習人際互動、觀察情境、同理他人的能力,是目前認為對此症有效的幫忙。


以上轉載自IF--生活百科‧亞斯柏格症 


 


 


亞斯伯格症的特徵


      至於很多人關心亞斯伯格症兒童是否有攻擊行為或暴力傾向?其實大整體而言,對亞斯柏格症兒童,在醫療方面雖可以提供基本協助,但重要的還是必須靠整個大環境的支持和協助。例如,在求學階段,學校的教師、行政人員和同學,對這些孩子的接納、包容和了解,避免用不當標籤看待他。將來在工作上雖然某些障礙可能會隨長大而減少或有其他能力可以替代,但是應變的能力還是比較弱,仍需要旁人協助指導。雇主在工作上有所變動時,宜給予適當的準備過程,避免突然的變動造成其難以適應(節錄自國語日報89111313 版)。 以下將分幾點來說明:


◎社會與互動的關係:


    一些亞斯伯格症狀的兒童似乎比較喜歡自己獨處。他們可能對個人空間有強烈的意識感,如果其他人靠太近,會表現出不舒服的感覺。這些兒童中,有很多人很努力試著社會化,但當他們接近別人時,他們的社交又似乎很笨拙,眼睛可能不看正走向他們的人,或者無意給人的錯誤訊息。他們可能以非常正式的方式來與人互動以彌補他們的困境。在某些情境下,有極大的困難看出大家都知道的社會性線索;他們以和主任老師的嚴謹互動方式來和朋友或父母相處,且似乎也不善於處理衝突問題,並且可能無意識地表現出反社會性行為。


◎與他人的溝通能力方面:


    雖然他們的語言技巧沒有困難,但是在人際溝通上有著很大的問題。字彙和文法能力的發展良好,但對於溝通仍有困難。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請求幫助或何時該為他們自己發言,也可能用單調且平順的聲音說話,而不善於控制音調或音量。大多數的談話內容可能集中在他們喜愛的主題,而且千篇一律地一再談論相同的話題。他們也不容易了解笑話、成語和暗喻,語言往往相當正經八百或吹毛求疵。而一面臨壓力時,溝通的品質將明顯退化。除了臉部表情的缺乏、有限的手勢,和不善判讀別人的身體語言等,都是其溝通困難的原因。


◎想像力及彈性思考的缺乏:


    想像力及彈性思考的缺乏以及有限的遊戲技巧,是亞斯伯格症兒童的特徵。他們傾向於機械性的操作活動,例如:收集、組合或拆除,他們也可能學會玩裝扮遊戲,但是較一般普通兒童較慢發展出來,在他們學會裝扮遊戲後,他們的玩法也常常是重覆且一成不變的。其他彈性思考的缺乏包括厭惡變化,同一性(sameness)的喜好,以及例行公事及儀式的發展。 亞斯伯格症者常會發展出強烈的、狹窄的、不平常的興趣來。與自閉症相同的是,他們同樣不易發展出同理心、調整自己去適應別人,或是從另類的觀點來看事情。當他們只需處理具體及可預測的事情時才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候。亞斯伯格症者在前三項「社會性互動」、「溝通領域上的困難」,與「缺乏思考彈性」中,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診斷要成立時,特定的障礙型態及程度必需在前三者的每一個領域中出現(通常被稱為三重障礙)。但儘管這樣說,必須強調的是,障礙嚴重程度是呈現多樣性的,並且其障礙的顯現方式也有其差異。另外一點也必須說明的是,每一個亞斯伯格症孩童,因為各自的生活經歷都有其獨特個性(就如同我們一般人)。


◎其他的困難:


    亞斯伯格的小孩在動作技能的困難和對感官剌激也有不平常反應,這也是常見的現象。這些與上列的核心症狀,導致各種顯著的障礙,特別是其工作技能和情緒。 1.動作協調方面:很多亞斯柏格症兒童都會合併有大動作或肌腱動作協 調困難的問題,在體育上的挫敗,常容易引發他們的挫折感,因而影響人際的互動。 2.學校課業方面:亞斯伯格症兒童在能力上各有差別狀況,其中也有屬 於高智能或一般智能的。一般的亞斯柏格症兒童,多半是因為在學校適應上發生問題。因為在班上,這些孩子很容易被誤為過動、學習障 礙、智能不足等障礙。但是基本上,他們對抽象的、概念的學習仍有 困難,表現在人際互動上會不容易把握分寸,有時會顯得過分熱絡或格格不入的情形。


◎易併發症狀:


    又有些亞斯柏格症兒童除了在社會適應上會比較有困難外,也容易合併焦慮、強迫症或憂慮症的症狀。此外,這些孩子因社交技巧不好、不懂得反抗、判斷力差以及自我防衛能力弱等,較一般學生容易成為同儕中被欺負或被利用的對象,因而需要他人的教導、幫助。


◎暴力及攻擊問題:


    部分孩童會產生比較激烈的情緒或肢體狀況,多半是因為遭受誤解或被欺壓得很厲害時才會發生,也可能起因於他們執著於個性所衍生的不知分寸。他們常會要求別人配合他,而當他的要求不被接受時,便容易產生激烈的情緒反應。這類孩子因為對社會、別人感受的認知有困難,常想到就做,或對有興趣的事非常執著、投入,而在不知不覺中容易傷害別人都渾然無所覺。其實,他們並不是有意去傷害別人的。  也因為這些孩子的個別差異非常大,周圍的人一定要去除舊有特定、既定的觀感認定這些孩子一定不理人,一定有暴力傾向或一定怎樣怎樣。


資料來源:http://www.autism.org.tw/


 轉載自亞斯伯格症的特徵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