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心有所感


近期把有興趣的、朋友的部落格稍微看了幾篇。






首先,看到的是跟「死」有關的話題。


人總有生老病死。
可是,碰到了,總會哀傷。
可是,擦身而過的,總是慶幸。
這次看到的事件,讓我非常心痛。
同班同學被機車鎖K個大包,縫了幾針,回到學校並不是聽到「你怎麼了?」、「還會不會痛?」之類詢問的話,反而是「你這樣怎麼洗頭?」、「你怎麼沒死阿」讓人心情非常差的話。
不論是開玩笑,還是無心的真話,後面的語句跟講法,似乎,不把人的生命看一回事?

反正又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
是因為這想法,才會有這偏差的觀念嗎?
是因為對方不是交情好的朋友,而是「同班同學」,就不想說什麼話嗎?
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類似的生離死別,這種事情根本是雞毛蒜皮,何必在乎嗎?

生生死死,確實要看清淡。
人總會先生後死,死的話題不再是禁忌。
不過,觀念到這種程度,還能說死的話題可以輕描淡寫?
我無法認同。
就算是玩笑話,但對於這種非常重大且未來可能在看不到那人身影的事情,竟然用馬馬虎虎的態度應付,那些同學到底是怎麼回事?
嬉笑怒罵,都不會看時機?還是說,現在對人彼此間對待的態度,已經跟過去大不相同?

還記得以前同學玩笑性的對老師做出不好的舉動出來(類似奠儀),就被班導念了幾句,要我們將心比心的思考,若是自己是七老八十的老婆婆或老公公,或者是生病(像得到癌症之類)面臨將死,在如何開放,也要切記別再對方面前玩笑。
因為這是嚴肅的話題。
像前幾天,不就一個韓國(印象中)的主播,不小心在死亡幾千人的報導上,噗的笑了出來。新聞一播出,觀眾迅速call in 到新聞台,要求撤換主播。
單純地,只是那女主播不由自主笑了一下,立刻被觀眾討伐。
而那些不懂得「死」是嚴肅話題的學生,是不是該檢討自己的觀念,對生命再保有更尊敬的念頭呢?









台幣十三元,便是聖多美幣一個月的營養午餐錢。
我的地理不及格,只能說我不知道聖多美在哪,但從裡頭的文章上得知,那在西非。

不敢置信,我們的十三元,會是他們一個月的營養午餐錢。
何況,我們每一餐是五十元左右,三餐下來,可能就是他們一年左右($50*3/$13=11.538)的午餐費。
天!偏偏,他們卻連台幣13元(折合聖多美幣約7000Dbs)都沒有。
我們卻可以小看十三元的用途。

我要講這件事,不是說要幫忙。(當然幫助也是其中之一)
是珍惜,是惜福,是感恩。
生活優裕的我們,簡簡單單花費十幾元是理所當然,可是,同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又有多少人可能是無法享受好的環境,而必須接受幫助?
但是,又有多少人寧願吃喝玩樂,卻不願把一塊錢(雖然一塊錢也是很重要)捐出來,就只是為了一句話:「我缺錢」
真的缺?還是假的缺?
不喝飲料,不吃外食,不多玩,不多買。
省下來的錢,絕對夠自己不缺。
但為什麼心裡感到缺?不就是「欲望」在作祟。


一個東西。
若是吃的,除非難吃,除非吃飽了,不然,請吃完。
若是穿的,除非壞了,除非小了,不然,請繼續穿。

得來容易,而也丟棄之容易,那麼,錢則消失的容易。
東西消失的容易,那就想辦法不要消失容易阿!
好好珍惜,體會自己真正「欲望」是什麼。
再下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