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原來如此

 


最後一節數學課,蘇老大說他收到了一封伊媚兒,裡頭談到跟讀書有關,於是問了我們:「讀書有什麼目的?」


普普通通的一句話,我當場嚇了一跳,不過我表面無動於衷,內心卻掀起滔天巨浪。
依稀記得,在我國二的某節數學課,老師也曾問了全班:「讀書是為了什麼?」


兩個老師,同樣是教同科目的(這並不是重點),在不同時期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我曾想,搞不好那封伊媚兒是我國中時的數學老師寄的咧!(汗)
而國二那時,我的回答是為了未來的路,為了要考上好學校。(老師還對我說些反駁的話......)
但現在,經過了三年多(從國二下到高三上),我獲得了另一種答案。


讀書是為了生活的樂趣


當沉浸於書中世界,無論那是散文小品,或者是食譜,甚至是旅遊書籍,我們所看的書,都可以叫做讀書。
為什麼故意把「讀書」的書定義成讀學校的書呢?
世上的書種類繁多,我們運用自己從學校獲得的常識、知識,跟教科書上提供的資訊等等,然後去了解手上拿的書籍,進而得到想要的想法和內容。
一個展覽,事前準備讓自己在會場中如魚得水,充分的體會裡頭東西的奧妙。在那之前,所讀到的書,所查到的資料,都是可以給自己一個無法忘懷的經驗。
大自然也是好的「讀書」,不然怎麼會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呢!


BY采倩
2006/11/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